首頁 >
研究院 >
OA智庫 >
[至頂網]你的協同辦公系統值多少銀子
[至頂網]你的協同辦公系統值多少銀子
這是兩個很有意思的問題:協同辦公系統應該值多少錢?你購買的協同辦公系統到底值多少錢?
一直以來,管理軟件的價格和價值就是一筆糊涂賬。西裝革履的咨詢顧問們面對用戶侃侃而談,用漂亮的圖表、案例來演示管理軟件給企業創造的巨大價值,這些演示事實清楚,證據確鑿,很容易攻破用戶的心理防線,讓他們掏出大把大把的銀子。
其實,ERP這樣的管理軟件還是比較容易算出它的價值的,因為它們以業務管理為核心,流轉的是數據,便于量化和統計,比如計算出庫存量到底降低了多少,周轉率到底提升了多少等等,只是很多企業不愿、不想或不會去認真計算罷了。
《仍然不足夠》這本書里面給出了一些計算信息系統價值的觀點和方法,雖然是老外的理論,但對我們仍然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。而協同辦公系統呢,它以組織管理為核心,流轉的不是數據而是文檔,這就不好量化和統計了。
這就像一個企業里面,業務人員的績效好衡量,無非就是以銷售額為核心。而行政人員的績效怎么衡量呢,他們從事的是軟性的、基礎性的工作,沒有直接創造業績,有的企業采用主管經理評分法,有的企業采用部門互評法,還有的企業采用內部滿意度評價等等,但總歸脫離不了人為的判斷。
先看看第一個問題:協同辦公系統應該值多少錢?
管理軟件的定價取決于什么,成本?用戶?競爭?因為視角不同,廠商和用戶各有自己的答案,廠商認為:定價歸根到底取決于競爭對手(當然,他在演示的時候沒有這樣說);用戶認為:定價取決于管理方式和流程簡化的價值(這是大家都喜歡說的方式)。其實,他們說的都對。
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:協同辦公系統的產品設計高度雷同,而最終的售價卻從幾千元到上百萬元猶如天上人間。3月初,華天動力發布了一款1980元的協同OA,更是把主流的協同OA系統價格首次拉到1000元級別,這下你該知道協同辦公系統其實沒那么昂貴了吧。
我們經常會看到:完全相同的一套協同辦公系統和服務內容,對這個客戶賣了8萬元,對另一個客戶賣了30萬元;完全相同的一個客戶招標項目,這個供應商報價20萬元,另一個供應商報價70萬元。這是為什么呢?因為供應商的報價往往是圍繞著用戶的預算、心理價位以及對手情況,而不是用戶的實際需求。這就造成了:在很多情況下,協同軟件的價格差異遠遠超過了其價值差異。
舉例來說,一套售價100萬元的軟件,跟一套售價10萬元的軟件,其功能、技術、服務、價值往往相差無幾,甚至還有可能不如后者(不好意思,這樣的例子多發生在國企和行政事業單位)。
再看第二個問題:你購買的協同辦公系統到底值多少錢?
花了50萬元上一套協同辦公系統,這套軟件就價值50萬元么,顯然不是。你可以把它和計算機硬件一起算到公司的固定資產里面,公司的固定資產增值了50萬元,但這只是一個數字而已,它的真實價值可能只有10萬元,甚至一文不值(如果你不用它的話)。
事實上,我們知道,大部分用戶對協同辦公系統的應用都限于一些很簡單的功能,甚至就是發發通知、傳傳文件,好一點的也不過是進行了相對簡單的流程審批和報表統計,大都停留在很淺的層次,協同辦公系統應有的價值遠遠沒有發揮出來。
這也是華天動力推出這款1980元協同OA系統的原因,他通過對功能的精簡,保留了最基本、最常用的應用,在保證服務(一年免費服務)的基礎上,將軟件成本降到最低,也把軟件實施的難度和風險降到最低,使中小企業用戶不必去了解那些云里霧里的概念,不必去購買那些形同虛設的功能,起到實實在在的效果。
但現實中,確實有很多的用戶花幾十萬購買了系統,但什么流程再造、知識管理的愿望并沒有實現,結果其產生的價值跟幾萬元、甚至幾千元的系統是一樣。
之所以造成這種“飛流直下三千尺”的落差,有被動和主動兩種原因。
被動的原因在于:用戶被廠家誤導。因為用戶對自己的需求、對協同軟件的特點并不是很明確,所以選擇軟件的時候就很盲目,貪大求全,迷信品牌,過分相信廠商的報價,結果造成投資的浪費。
主動的原因在于:用戶為了花掉當年的預算,或者創造一點“行賄門”之類的事件,而自愿付出自己知道沒有必要的費用,為了和諧,這部分就不多說了。
說到最后,如何結束這種價格亂象,讓投資產生應有的回報,發揮應有的價值呢?
一方面行業要自律,本著務實的態度來做精自己的產品、規范自己的報價和市場行為,使行業健康、持續發展;
另一方面用戶要自強,同樣本著務實的態度,理性的看待協同辦公系統的作用和價格,結合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適用的管理軟件,不要迷信和輕信高價格就是高品質的教導。
關鍵詞:
華天
OA系統
協同系統價值